日土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平均海拔4300米,常住人口1.2万余人,汉、藏、蒙古等各民族同胞在班公湖畔共同守边护边,共同建设祖国边疆。新时代以来,日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2024年初,日土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与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等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自治区党委、阿里地委决策部署。印发《日土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成立创建工作专项组,各乡镇、各部门成立相关领导机构及办公室,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县委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将其纳入年度科级目标考核等,加大民族工作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为抓好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县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创建工作格局。建立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制,并明确委员单位及联络员工作职责,建立创建工作“月调度、季汇报、半年总结、年考核”工作机制及专项组工作规则、实施方案等。健全日常督导机制,将创建工作督促检查指导纳入县委督查内容。健全基层民族工作机制,全县5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兼任统战委员,13个行政村“两委”中设立兼职统战民族宗教委员(干事),专门负责基层民族工作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对开展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开展《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县政协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主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扎实开展“关键少数”带头示范行动,团结带领全县上下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争先进。持续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等,严肃反分裂斗争纪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行动坚决。县委及全县各党委(党组)书记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制定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工程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印发创建示范区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文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党员干部读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等作为专题学习、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学习会等的“必修课”,年均组织各级各类理论学习活动百余场次。
积极打造边境村村史馆、党性体检中心(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馆)、班公湖畔“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红色驿站、县城民族团结文化公园和民族团结街道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史馆等教育基地作用。落实地县领导“带头讲”、宣讲团“重点讲”、寺管干部“深入讲”、乡镇干部“属地讲”、宗教界代表人士“巡回讲”的要求,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意识”教育,以集中宣讲、党政干部与寺庙僧人“一对一”联系、入寺(户)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宣教;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抓实社会宣传教育,利用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故事宣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五下乡”、系列法治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教育活动;借助“和谐日土 共创未来”喜迎双节、“文艺进军营 共叙鱼水情”等各类文化活动,完整准确全面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开展“高原红石榴”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选派各级干部、各界人士赴全国各地参观学习,举行西北民族大学与日土县校地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习基地远程挂牌仪式。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行动,开展“吃团结饭、唱团结歌、说团结话、同过传统节”活动,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村(社区)环境。积极推进人口双向交流,大力实施与援藏省市“两省三企”、“结对共建”工程,发挥支援优势,通过组团援藏、挂职锻炼、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招商引资、异地就业等途径,让各族群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以援藏招商、产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立足“一羊一树一湖一道”和锂矿资源,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举办第五届中国·日土白绒山羊种公羊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累计出售羊绒41.6吨,总销售额达1332.95万元,户均收益5700余元。班公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累计出售班公柳苗木156万株,创收1032.7万元,销售量、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4%、23%。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创建班公湖4A级景区,全年旅游收入达5.3亿元,文旅行业带动农牧民群众短长期就业和实现增收。扎实推进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带动县域税收1248.19万元,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序推进。全力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绿色围城、防沙治沙等一大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127亩。耕地资源、矿产资源、冰川资源、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新征程上,日土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金字招牌,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将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精神,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始终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